志愿服务 学生“成长加油站”
上海日前出台加强高中生志愿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接高考综合改革,将高中生志愿服务纳入课程计划,高中生在三年内参加志愿服务(公益劳动)不少于60学时。 不得不说,上海此举是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同步的。美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有60个小时以上的社会义工记录,美国大学招生也特别看重考生是否有志愿服务经历;加拿大安大略省规定,学生必须完成4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才能获得高中文凭;韩国教育厅规定,志愿服务活动的分数将占高中成绩的8%…… 毕竟,志愿服务要求志愿者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爱心服务活动。这一活动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可或缺的过程,是学生融入社会,练就社会实践、沟通交流、团队合作能力的必要“课堂”。志愿服务还是中小学生体验特殊人生,感知幸福美好,珍惜当下生活的良好平台。在提供志愿服务过程中,他们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同龄人、老年人及其他需要关爱帮扶的困境群体。那些人或生活困顿,或孤独留守,或无依无靠,或病痛缠身,或垂垂老矣……但他们仍然乐观开朗、坚强自信、勤奋好学、积极向上……这些都能给未成年人的心灵带来震撼和激励,从而活得更阳光。可以说,志愿服务是孩子们难得的人生加油站。 让志愿服务理念走进校园,也成为一种共识。我国教育部在去年3月曾发文,提出学校应负责做好学生志愿服务认定记录,建立学生志愿服务记录档案。期待有更多的地区积极行动,让志愿服务成为中小学校园的一种全新风尚。 |
关键词:志愿服务,课堂,高中生,考生,课程计划,美国大学,世界观,社会实践,走进校园,正确人生观 |
责任编辑:齐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