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禅书法作品4月底长沙展出 展现精妙艺术
“李苦禅学吾不似吾”是齐白石对他的评价,“天趣洋溢,活色生香”是徐悲鸿对其画作的赞誉——他就是中国书画大师李苦禅。
“李苦禅先生是齐白石的第一名弟子,是在中国绘画史上继明代徐文长、清代八大山人、吴昌硕与近代齐白石之后的写意书画艺术巨匠。他深入生活,以磅礴的气势娴熟的笔墨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将丰厚的中国文化与西方绘画雕刻等艺术方法及其精神融入国画与教学,形成了既有时代精神又独具个性的书画风格与教学风范,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大写意书画宗师。”4月26日至30日,由长沙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主办的李苦禅书法、信札展将首次在长沙展出,不容错过。 关于书画:大自然里取画稿 李苦禅先生之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燕先生说,父亲李苦禅的一生与国家人民的命运休戚与共,所以他的艺术与人生充满着博大的民族情怀和人文精神,其艺术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智慧,蕴含禅宗画的深意和“易”学之义理,更以“大自然中取画稿”开拓了近代中国大写意绘画的新途。“一个画家,首先要做人,而后是有中国文人的风骨和修养,其后才是一个画家。人无品格,行之不远,画无品格,下笔无方。”李燕先生用父亲教导学生的这样一段话总结了父亲李苦禅先生的人品和和艺品。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著文写道:“苦禅老人的一生,我听到过许多传说,在我的头脑里,他仿佛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歌德曾引过一句拉丁诗:‘人生短促,艺术长存。’我知道这并不是说任何艺术,而是人民所肯定的艺术。苦禅老人的书画就是这样的艺术。” 李苦禅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技法,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形成了豪放、磅礴、形象鲜明的风格,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李苦禅画花鸟,有一定写实的成分,不是对自然物象客观的描摹,是凝练后创造;随意中蕴含着朴拙之气,自然含蓄中蕴含阳刚之气,其晚年的作品达到了“笔简意繁”的艺术境界。 “大”是李苦禅绘画显著的特点。其作品往往花如盆、叶如盖、梗如臂,盛开的花、石、鸟组成庞大的画面。李苦禅把山水画法的平远、高远之法,运用到花鸟画上,能达三四个层次。李苦禅的画境界平淡天真,笔墨自然,色彩单纯,造型简洁,他喜欢以松、竹、梅、兰、菊、石、荷花、八哥、鸬鹚以及雄鹰等为题材作画,此次展出的5幅画作,这些题材都可见到。 关于信札:看到李苦禅的真心 信札,尤其是关系密切的亲友间往来信札,较之公开言论,更能反映书者真情实感,既具史料价值,又具艺术价值。李苦禅留下后人的宝贵的财富中不仅包括书画珍品,亦有他平日与友人、亲朋及爱徒的信札往来。其中又以赵子明、吴效安夫妇书信交流最为频繁。 此次所展出的书信写于1962年至1965年间,皆是给李苦禅的学生吴效安以及她的丈夫赵子明所写。书信多表达对友人家人的关怀,对学生身体健康的担心焦虑,对知己的感激与挂念。信中不乏零碎家常的拉杂,亦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世间疾苦扼腕的慈悲之心,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感叹。 吴效安,字白涛,美术教育工作者,曾在北京学画,受教于李苦禅、王雪涛等。李苦禅先生每次到青岛都是由吴效安夫妇陪同。李苦禅先生对爱徒白涛关爱有加,早已超越师徒之情,上升到亲情高度。从其往来书信中,李苦禅先生称吴效安为“白涛弟”以及在问及白涛病情的信中以“切盼切盼”结尾等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浓浓的亲情,可谓情深意切,无微不至。这批书信也提及画家老师、友人如俞剑华、郭味蕖、关友声、黑伯龙、张伏山等书画大家,以及当时如“四清”、“上山下乡”等政治活动,生活物资匮乏等信息,对了解苦禅大师当年的社会背景、社会环境、友人来往等都有极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关于书法:行草艺术朴雅浑厚 李苦禅的书法与画互为表里,相得益彰。通过展出李苦禅的画和信札,人们可以欣赏到了其书法艺术的精妙。 李苦禅推崇“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李苦禅认为,中国写意画是写出来的,西洋画是画出来的,在这方面,中国比西方高出一筹。这表现在融“结果美”与“手段美”于一体,融“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于一体的变革。而书法与绘画相结合恰是这一变革的契机与关键。李苦禅说:“不懂书法艺术,不练书法,就不懂大写意和写意美学。”因而李苦禅在中国书法艺术之“画家字”方面独树一帜,自成了朴雅、浑厚、风神、婉转的行草艺术。 相关链接 李苦禅个人简介 李苦禅(1899-1983)是近现代杰出的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李英杰,改名英,字励公。山东高唐人。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曾任杭州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擅画花鸟和鹰,晚年常作巨幅通屏,代表作品:《盛荷》《群鹰图》《松鹰图》《兰竹》《晴雪图》《水禽图》。1978年出版《李苦禅画辑》。记者田芳
|
关键词:李苦禅,齐白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