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林和他的公益民俗博物馆
大曹庄东镇村北,挨着北环路,有一家公益性的民俗博物馆。这家博物馆的面积不大,如果没有大门口的牌匾,就是一座普通的农家院。院落虽小,藏宝甚丰。有明朝的独轮车、民国时期的罩子灯以及老式织布机、纺花车、石碾、石磨等13种上百件藏品,让人眼花缭乱。走进这家民俗博物馆,还可以听到一位72岁村民的精彩讲解,他就是“全国热心公益十大杰出人物”李玉林。 “开办博物馆的初衷就是为了保留老祖宗的传统文化,教育下一代了解历史,了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李玉林说,回想自己这代人年轻的时候,下地干农活使用的工具种类可多了,个头大的有豁子耕地犁、老犁,体积小点的还有耙子、锄头等,收麦子的时候还会推板车。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很多农具都用不上了,有的甚至退出了历史舞台。像老犁、织布机等,现在很多年轻人只在电视或影视作品里看到过。 至今,李玉林已经为自己的博物馆花去了51万元。 不过他的藏品也很可观。目前馆内藏有独轮车、木轮车、步犁、老犁以及各类照明灯等近百件,还有各种反映过去农耕生活的图片。李玉林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各种方式,给游客展示不同时期的农耕发展、纺织工具以及家居生活的情景。近现代平原农耕文化在他的博物馆里再现,让前来参观的人驻足良久。 这里的每件藏品都有一个故事,每件藏品都饱含着李玉林的心血。他拿起一个麦垄玉米点播器告诉记者:“这件1974年焊制的麦垄玉米点播器,由隆尧县未庄镇王尹村村民米英林捐赠。当时得知我收藏老农具是为了建公益民俗博物馆,他便把自己珍藏的、爷爷在世时使用过的一套农用工具送给了我。”李玉林说,收集藏品的过程虽然很艰辛,但是也乐在其中,期间遇到了很多热衷公益事业的好心人。一次,他到内丘县一位农民家收购一辆豁子犁。因为犁身体积较大,运输就成了问题,很多司机都不愿意接这个活儿,后来李玉林在村子附近租了一辆三轮车,商量好运输费100元。路上,车主得只李玉林热心公益事业,收购老农具是为了教育下一代铭记历史,感动地说:“老李,你干公益事业不容易啊,这趟活我不收钱,给你送回去,就算我也为公益事业出把力。” 多年来,李玉林一直热心于公益事业,他尊老、敬老、助老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曾荣获“河北省十大热心人物”等多个荣誉称号。自1989年开始,李玉林每年春节在村里摆下饺子宴,款待全乡的军烈属和孤寡老人,还每年抽时间带老人们去北京等地春游。作为宁晋县国防教育员,他从1996年开始就利用暑假时间,在自家大院免费办起国防教育绘画班,并组织“国防教育观光团”,带领孩子们到冀南烈士陵园、华北烈士陵园、邯郸烈士陵园、西柏坡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 |
关键词:李玉林,公益,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