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邢台要闻

威县:特级梨果富民兴村 精准扶贫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刘俐验 赵国华
2019-05-28 22:06:21
分享:

  长城网邢台讯(记者 刘俐验 通讯员 赵国华)夏日时节,天空湛蓝,白云如画,威县贺营镇袁家庄村梨园枝叶繁茂,为了避免梨子被虫侵害,广大梨农纷纷抢抓农时对梨树进行套袋管护,梨园里呈现一派忙碌景象。

  梨园,是袁家庄村的扶贫产业。袁家庄村位于威县西沙河流域,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过去村民以种棉花为生,但是因为这里属于河滩地,沙化严重,所以收成不好。“以前日子不好过,只靠种地,一亩地收入大几百,多的时候千把块钱吧。那时候我们村太穷了,小伙子找不到媳妇,外村的姑娘不愿嫁到我们村。”梨农李秀红回忆。

  2013年,威县县委、县政府把西沙河流域沙化土地开发作为扶贫攻坚的战略性举措,邀来国内顶尖的林果专家,实地调查、专题论证,确定了建设10万亩梨产业带的构想,启动了威县“西部大开发”。规划发展高标准梨园,涉及高公庄乡、侯贯镇、贺营镇等10多个乡镇、200个行政村。被确定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袁家庄村,成了县里第一个种植梨树的村子。

  村民的耕地,经过土地流转,租给梨园,每年领取租金,一亩地一千块钱左右。这样,原本种地的人,就可以腾出手来打工。而像李秀红一样,在梨园打工的村民还有不少。

  在梨园打工,一年大概有一万八千块钱收入,李秀红笑着说:“以前是贫困户,现在脱贫了。一天天的,日子好过起来。”

  “我在梨园干了7 年了,从一开始翻田、挖沟、种树就在这儿,一天天看着梨苗长大、结果,就跟在自己地里干活一样。”李秀红说起在梨园的工作,带着很深的感情。在梨园里,她负责的梨树有17000多棵。“河北农业大学的教授,来教过我们怎么剪枝、怎么施肥、怎么浇水、怎么把梨树管得更好。”

  李秀红一天可以套800—900个梨果,套一个袋子挣1毛钱。气温越来越高,李秀红快手快脚一点儿也看不出累。她每天早出晚归,早上7 点半工作到11点半,下午2 点半工作到晚上7 点。

  7年来,李秀红陪伴着梨树每一天的生长,“最开心的就是春天开花和秋天收获的时候。等到摘梨,一筐筐的看着真是高兴。”

  据威县梨产业园区管委会总工程师刘明亮介绍,从2013年至今,威县已引进陕西海升、河北龙集、河北国苈等龙头企业40家,组建农民合作社120个,发展种植大户34个,建成标准化梨园200个,发展优质梨树面积10万亩,其中袁家庄村有5个梨园。2018年,梨产业园区总产量达1400万斤,全部销售一空,今年产量还会更高。“精准扶贫,梨来敲门。梨产业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他们除了收入提升以外,也告别了传统农民的身份,成了学到种植技术并且按时上班下班的新型职业农民。”去年春天李秀红通过严格考试,获得了“农民助理技师”的职称。如今,越来越多像李秀红一样的贫困户靠梨果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关键词:果梨,脱贫责任编辑:刘俐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