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地处黑龙港流域、“九河下梢”腹地的宁晋县耿庄桥镇迎来一群罕见的“客人”——“环保鸟”白鹭。图为两只白鹭在田野中尽情戏。(商同华 摄)
宁晋县耿庄桥镇,地处黑龙港流域、“九河下梢”腹地,滏阳河、澧河、泜河、洨河、小漳河、老漳河等9河在此汇流,俗称“小南海”。金秋时节,这里迎来一群罕见的“客人”——“环保鸟”白鹭。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改善,以耿庄桥镇为代表,宁晋县域多处浅滩、湿地引来白鹭、灰鹤等诸多水鸟。成群结队的水鸟在此聚集栖息,呈现出唐朝诗人杜甫《绝句》一诗中“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生动景象。
“白鹭带来的不光是美不胜收的好景色,更是实实在在的好日子。”耿庄桥镇党委书记赵仲涛告诉记者,他们推进全面治、河长治、常态治,带领群众过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致富路。
全面控污 保障水质
9月30日清晨,老漳河耿庄桥镇段的一片田野成了白鹭的乐园,上百只白鹭聚集在这里,有的在半空飞舞嬉戏,有的静立在树顶休憩,有的在浅水区觅食。
“河水清凌凌的,人站在岸边就能看到游动的小鱼小虾,孩子们可稀罕了。”耿庄桥镇杨丰头村村民杨贵勋说,近两年,漳河水质越来越好,水流清澈、草木丰美,不少附近村的村民都喜欢来这里游玩。中秋节前,宁晋县摄影家协会还专门组织摄影爱好者,到耿庄桥镇实地探访水鸟生活栖息规律,用镜头记录下“漠漠水田飞白鹭”的美好瞬间。
“好水质来之不易。”杨贵勋说,杨丰头村距离漳河较近,村里乡亲有的常来这一带转转、看看,自发当起保护水生态的志愿者,制止向河道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除此之外,去年起,耿庄桥镇持续加大河道治理宣传力度,在世界水日等时间节点,通过集中宣传等形式,引导企业、志愿者、民间河长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河道治理,营造保护水生态、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他们持续加大污染物排放管控力度,严禁违规排放,修复河道堤坝,努力为河道安全、水质稳定打好基础。
广泛动员 守护碧水
“各级严格按照镇级河长每月巡河不少于2次、村级河长每月不少于4次的要求开展巡河治河,对巡河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现场办公、现场解决。”张志伟是耿庄桥镇的镇级河长,每个月的8日和21日,他都会结合前一次巡河发现的问题,把被他“划重点”的河道走一遍。两年来,这个习惯雷打不动。
张志伟介绍,针对涉及河流多、范围广的实际情况,耿庄桥镇建立起“河长+五级网格员”工作机制,这里的“河长”是镇、村两级河长;五级网格员中,镇党委书记、镇长为一级网格员,片长为二级网格员,包村干部为三级网格员,村党支部书记为四级网格员,村“两委”其他干部为五级网格员。以上人员可对巡河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现场办公、及时协调解决。针对河流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纳入河长制工作方案。
如今,耿庄桥镇除镇域内的9条河流外,已陆续发展2个200亩以上的人工湖、3个约100亩的人工湖、3个20亩以上的人工湖和2条人工渠道,水域面积和水质同步提高。
不仅是耿庄桥镇,去年以来,宁晋县坚持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发挥全县1842名网格员作用,统筹推进涉水企业监管、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大曹庄雨水收集和生态湿地工程建设、入河排污口监管、联防联控机制以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打出了一套碧水保卫战“组合拳”。
最新数据显示,宁晋县已对81家排水企业实行台账式管理,日排水量在100吨以上的企业全部安装水质在线监测装置;8个主要入河排污口全部完成提标改造工作,入河水质均达到Ⅳ类;9个村庄纳入城镇管网管理,4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预计10月底竣工投用,9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预计年底投用。
常态治理 富美村庄
耿庄桥镇西官庄村村民杨兴利以前要到外地打工赚钱养家,去年,他回乡承包了80亩鱼塘,养殖鲈鱼。“家乡河清水秀,治理得挺干净,日子舒坦了,还能靠着好环境挣钱,何乐而不为。”杨兴利说。
今年以来,耿庄桥镇坚持全方位清理,美化河流两岸环境。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改厕行动,集中清理整治河道及周边柴草垛、杂物、建筑垃圾等,定时清运沿线垃圾。同时开展专项清理,围绕“河岸无垃圾、河面无漂浮物”目标,安排专人定期开展清漂及垃圾清理工作,确保水质持续改善。
“乡村振兴,生态先行。在推进美丽乡镇建设中,我们坚持实施水环境生态治理,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修复水生态环境,用好河清水秀的自然禀赋。”赵仲涛说,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镇里依据本土水域优势,在保护当地水域的同时,把鲈鱼养殖作为群众增收的重要项目。
“每年投放鱼苗约14万尾,上市时每条鲈鱼可以长到0.6公斤左右,按45元/公斤计算,除去生产成本,每亩收入万元以上不成问题。”杨兴利认真算过账,一年下来,养鲈鱼比打工多赚好几倍。
鱼塘里,鲈鱼正肥,河两岸,白鹭翩飞。如此静谧、惬意的美丽乡村,已然成为特色小镇耿庄桥的“金”名片。(记者 王露橦 通讯员 范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