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牛城要闻

生态修复,让矿山变绿变美

来源: 邢台日报  作者:籍明泉 吕立志
2021-05-07 15:22:14
分享:

  图为邢台胜合华建材有限公司通过铺设柔性技术植生袋、种植爬墙虎等藤蔓植物、建设微型槽和假山槽等方式,对旧采场白茬山进行修复治理。(籍明泉 吕立志 摄)

  5月的信都区马鞍山,景色惹人醉。说是露天矿山,却已看不出排土场层叠土堆的样子。昔日尘土飞扬的裸露排土场,如今已被茂密的植被覆盖。 

  马鞍山的生态修复是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取得阶段性成效。

  昔日靠山吃山 今朝治山护山

  过去,我市矿山数量多、规模小,因无序开采,加上开采后未及时复绿,留下不少刺眼的“癞头山”。此外,因矿区岩石以强烈破碎的碎屑岩类为主,边坡附近常有岩块及夹砂土崩塌、滑落现象,导致土地无法利用,水土流失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一个个废弃矿山遗留下来的宕口,成了一道道与城市发展不协调、与绿水青山格格不入的“疮疤”。 

  “矿山环境综合整治是保护地球资源、恢复自然生态的必然要求,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质矿产科科长张景辉向记者介绍,从十几年前的“光开采、不治理”,到“先开采、后治理”,再到目前的“边开采、边治理”,这一转变背后是清查严打、推进矿山环境整治的决心。 

  2016年以来,我市全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矿山环境治理攻坚、露天矿山污染深度持续整治和露天矿山污染治理三年作战计划等一系列行动,采取工程治理、转型利用和自然恢复等措施,通过综合利用土地资源撬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将矿山生态修复与土地开发、安全隐患消除、建筑垃圾消纳等有机结合,按照“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景则景”的治理思路,“一矿一策”量身制定复绿规划。 

  经过持续攻坚,我市治山护山成绩斐然。截至目前,全市固体矿山数量从2015年的275个,减少到目前的159个;共修复绿化责任主体灭失露天矿山迹地200处,累计2.14万亩;16家矿山被确认为省级绿色矿山。

  多种模式治山 实现投资多元

  日前,在信都区太子井乡的一处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区,山脚下一层层人工修葺的平台上,新种的树木绿意盎然。“我们已平整土地1000余亩,栽植山楂、花椒、香椿、黄栌等各种乔木7.5万多株,治理效果初步显现。”邢台龙冈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敏介绍。 

  以该项目为突破口,信都区打破社会资金主导矿山修复治理的传统模式,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信都分局作为责任主体,代表区政府委托国有公司邢台龙冈投资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化和项目化运作模式,采用土地整治、植树绿化、引入项目、发展旅游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理,并改变过去简单清理危岩,不重生态、不重环保的旧标准,最大限度恢复生态功能,让废弃矿山一步步变成生态绿地。 

  站在隆尧县尧山山顶向南望去,山脚下是成方连片的密林,前方的泜河水一路东流。不少游客纷纷来此打卡。“近年来,我们统筹对尧山泜河进行综合开发保护利用,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在尧山植树2000余亩,实施泜河荒滩和国省干道两侧绿化2000余亩,把这里打造成了全县的‘后花园’。”该县山口镇党委书记王景义说。 

  “近年来,我市各地探索出矿山复绿、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空间再用、休闲公园、文化造景、边采边治、矿山公园等8种矿山环境治理模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技术方法体系,同时投资也更加多元化。”张景辉说。

  收获美丽生态 促进绿色发展

  放眼邢襄大地,越来越多的绿水青山回来了。 

  “五一”假期,沙河市红石沟休闲生态农场,风景如画、宾客如云。去年9月18日至22日,以“魅力太行、美在沙河”为主题的第四届邢台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红石沟召开。曾经的煤矿采煤塌陷区,如今华丽转身成为沙河的“金名片”、当地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聚宝盆”。 

  作为省级绿色矿山,邢台胜合华建材公司首先对历史遗留的旧采场白茬山进行修复,引进柔性技术自生袋法,种植爬墙虎等藤蔓植物560公斤,建设微型槽和假山槽1.5万余米,使得6.22万平方米的白茬山全部变绿。同时,该企业践行“生态化+智能化”的理念,开采出的砂石被就近运往下游企业进行深加工,走出了一条地矿和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顾鹏图表示,下一步,全市将聚焦京津冀南部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力争到2022年,矿山数量由2019年的179个减少到49个,到今年年底,完成全部剩余的43处责任主体灭失露天矿山迹地治理,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市、美丽邢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碧水潭

  不负绿水青山 方得金山银山

  面对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这一难题,我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努力探求治本之策,开展矿山综合治理,让废弃的矿山披上绿装、遗留的矿坑变身工业用地、喷烟冒火的矸石山变成休闲公园,矿坑周边成了文旅打卡地。 

  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们走向未来的依托。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筑牢生态文明之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建设美丽邢台,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关键词:生态修复责任编辑:刘俐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