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 刘杨 通讯员 玉坤 树鹏 永昌)日前,记者从省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悉,经过该研究院技术团队一年多的科研攻关,“旧式机床改造升级”项目取得丰硕成果。
在机器轰鸣、生产繁忙的试制车间,省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郭金杰指着6台正在运行的轴承数控全自动磨床介绍,这些机床都是由旧式液压控制系统机床改造升级而成的。和改造前相比,产品加工合格率由90%提升至99%,加工的轴承套圈尺寸精度误差缩小到5微米。
“原来被视为‘废铁’的旧机床,如今变成了轴承生产线上的‘主力军’。”郭金杰说,一台全新的国产数控全自动轴承内径磨床价格为30万元,而对原有的旧机床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在保证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企业可节约成本20万元左右。这对于有着500多家轴承企业、各类轴承机床达1.95万台的临西县而言,无疑为整个轴承产业的低能耗、高产值发展,赋予了强有力的技术创新动能。
“旧式机床改造升级”科研项目负责人田振山是临西县引进的轴承产业高级技术人才。田振山带领科研团队,先后研发出高精度机器人专用薄壁轴承、角接触球轴承等数种高端机械行业用轴承产品,并初步在县内轴承企业实现了科研成果生产转化。“这里的生活和工作待遇都不错。下一步,我在培养轴承专业计量、工艺标准化人才上,再为临西卖把力气!”田振山表示。
“当前,临西县的轴承产业处于向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期,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的产业人才!”临西县委书记孟宪鹏说,通过“共享式”引才、“订单式”育才、“亲情式”留才,实现了轴承产业人才渠道不断畅通拓宽,让优秀产业人才深度扎根临西,燃情创业。
整合县内轴承企业人才需求,联合河北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组建轴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聚拢产业资源,扩大人才需求,形成引智合力。主动对接洛阳轴承研究所、七二五研究所等6家科研机构,燕山大学、山东大学等17所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结合需求,定向引才。借助洛阳轴承高级技工学校临西分校、县职教中心等教育资源优势,开设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图等轴承专业课程,按企业需求定向“接单”培养实用人才;依托“临西讲堂”“云端课堂”等技能实训、远程教育平台,举办轴承产业专题讲座,开展多层次的轴承制造新技术、新装备培训,开拓轴承产业带头人的视野。实施购租房补贴制度,为引进人才落实住房、安家和科研补助,设立“人才银行”,给予低门槛的创业科研信贷支持。一揽子推进解决医疗保障、配偶安置等困难问题,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今年以来,临西县引进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等轴承产业高层次人才32名,申报新建省级创新研发中心6个。举办轴承生产加工技能培训班13期,实训1.8万多人,在线培训轴承企业经理人1100余人次。在轴承企业“人才引擎”带动下,临西县规模轴承企业投入研发技改资金50多亿元,完成技术创新、改造项目12项,研发新产品10个,运用新技术工艺21项,直接带动轴承产业实现产值1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