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邢台讯(记者 齐彦红 通讯员 杨永丽 杨午)“最近家里有人发烧吗?元宵节也不要走亲访友,注意家庭卫生,勤洗手!”2月8日是农历正月十五,这天一大早,王克粟就戴上口罩,像往常一样开始了对农户的摸排走访。
31岁的王克粟是平乡县河古庙镇包村干部,也是一名有着8年党龄的党员。疫情发生后,他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从1月26日开始驻村,就投入到基层疫情防控工作中。
大里村是平乡县河古庙镇最大的一个村,有人口3654人。村里有300多家生产儿童玩具配件的家庭作坊、二三十家中型企业,同时还是“中国淘宝村”。该村吸纳外来务工人员500余人,在外学生、工作人员100多人。据统计,春节前从省外回村57人,其中包括湖北等地的返乡人员。
“防控形势很严峻,但是我们有信心。”王克粟和村两委班子一商量,在村里建立了网格化管理机制,将全村650多户划分成了9个网格,由村干部、小组长、党员对其实行分户包保,坚持每天“一对一”排查,并且启动了‘一日一报’的报告制度。
此外,大里村还在进村的8个路口设立了疫情防控检查点,对入村的外来人员、车辆,进行逐一核实和排查,同时安排巡逻车与村级广播,每天两次在全村范围内进行宣传,确保疫情防控的措施落实到每家每户。
中午12点,王克粟在村北口的检查点上吃了碗泡面。“让执勤的同志们回去吃饭,我在这儿盯着,边吃面,边工作,一举两得。”他感慨地说,“疫情就是战场,防控就是责任,一点也不能松懈。”执勤的间隙,他还拿出自己创作的打油诗,给记者看:“党员就得靠前站,哪怕疫情再凶险。头上撑起一片天,百姓心里才能安……”
下午2点半,73岁的独居老人任增同像往常一样午睡醒来。“吱——”开门声准时响起,王克粟提着消毒液走进来。“大爷,今儿没有不舒服吧?每天定时消毒,防止病菌侵入。”消完毒,他又把老人的被子叠好。
“我身体不好,儿女又住得远,这些天多亏了你的照料。”任增同老人特别爱激动,一说起眼前的小王,就直挑大拇指。
夜色降临了,忙了一天的王克粟回到了村北口的执勤点,给妻子打了一个电话。那一头,妻子有点埋怨地说:“终于听到你的声音了。啥时回家?还给你留着元宵呢。”王克粟一下子有些哽咽,又是一个本该举家团聚的日子,但疫情面前,他不能退缩。他说:“今晚我再值个班,群众信任咱党员干部,咱就得对得住乡亲们。”
“全村57名党员组成5个突击队,分别展开行动;村南路口再增加几个人……”夜深了,王克粟和大里村党支部书记丁建保在微信上相互沟通,分析薄弱环节,加强群防群控,安排部署工作。新的一天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