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社会

南和:大棚蔬菜生产智能化工厂化

来源: 邢台日报  作者:谢晓燕 高敏 唐雪薇
2019-03-01 15:22:16
分享:

  据邢台日报讯(记者 谢晓燕 高敏 通讯员 唐雪薇)早春时节,在南和贾宋镇的设施农业产业集群1万平方米的智能大棚内,温度适宜,一片寂静。身着统一服装的园区工人站在升降车上正在熟练地采摘。采摘下来的一串串西红柿、彩椒被放到无人驾驶地磁车上,地磁车沿着划定的线路驶入包装车间,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分级、覆膜、放在自动流水线的包装箱里。

  富硕公司生产部经理朱涛告诉记者,这个大棚到处都能看到智能的痕迹。大棚中开窗、遮阳、补光、加温、加湿,所有植株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都设定为参数,这里上千个参数都由电脑操控。根据每一颗植株对某种物质吸收的不同,自动启动相应的设备。

  在控制室的电脑屏幕上,记者看到5号棚的数据不时刷新。“停止加温的温度是20度,现在是16.4度,目前加温系统正在工作。开窗的参数设定为22度到25度之间,目前窗户是关着的。”朱涛说。

  产业集群引进国际最先进的荷兰农业智能装备,实时监控植物生长环境。

  通过精确控制,能让这里生产的每一颗番茄大小、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以及口感都相差无几,就像工业流水线出来的产品一样,是标准化的。“这样的一穗西红柿,卖到北京要28元。”朱涛说。

  工厂化种植,生长全程可控,不仅带来好品质,更带来了高效率。“我们每平方米西红柿全年产量达到118公斤,而传统日光温室,最好的情况全年产30公斤。”朱涛说,这里田间管理的效率是传统农业的四到五倍。比如落秧,传统的是把绳子解开,把秧放下,再捆上。在这里只需要把顶部的钩子打开,一秒种就可以完成落秧。在这里,一个1万平方米的大棚只需要两三个人管理。

  记者注意到,在每一行的架子上都有一个二维码。“这是我们的劳工管理系统。”朱涛一边说一边用手机扫码,屏幕上就显示出工人上午9点45分对这一行的蔬菜进行了采摘。手机上有详细的记录。

  目前,产业集群果蔬生产基地已建成10栋高效温室大棚和1个育苗棚,年产果蔬可达5100吨,育苗760万株,是京津冀地区最大的现代农业果蔬生产基地。

关键词:南和,大棚蔬菜,智能化,工厂化责任编辑:魏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