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邢台要闻

邢台前柳峪村:“饭碗”端稳了 百姓日子更好了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齐彦红 张博
2021-08-17 11:20:59
分享:

  邢台前柳峪村的缝纫厂房为村民打通稳定增收的“绿色通道”。

  长城网讯(记者 齐彦红 通讯员 张博)“王军英,1550元;葛海苏,1700元;赵金芬,1950元……”56岁的赵金芬是邢台市信都区龙泉寺乡前柳峪村村民,自从在村办塑编加工厂里当上了缝纫女工,她平均每月都有近2000元的收入。“等以后俺技术越来越熟练,一个月挣3000元不成问题。”谈起眼下的工作和未来的生活,年过半百、饱经坎坷的赵金芬充满希望和信心。

  为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前柳峪村“两委”在党支部书记葛小军的带领下找项目、建厂房、进设备,以易操作、易量产、易营销的塑编吨包加工为乡亲们打通了一条稳定增收的“绿色通道”。“村里有很多妇女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不能进城打工,造成了劳动力的浪费。我们建厂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大家伙不离开村也能就业,利用‘闲时’挣‘闲钱’。”葛小军表示。

  招工启事一出,赵金芬就动了心,但想到自己岁数大、没技术,腿脚也不好,迟迟不敢报名,倒是村干部先“找上了门”。“村干部知道俺家情况,丈夫做过胃癌手术,饭都不能正常吃,别说干活了;俺每天得照顾他,除了管管家里2亩地,啥也不能出去干,日子过得紧!村干部来劝俺好几回,说管培训,包教包会,头三个月手生干得慢,还每天给20块钱补贴,每月干多干少都有600块钱保底,俺就报名了。”

  进村道路两侧党建主题绘画墙。

  计件算薪、多劳多得,一分一秒都是看得见的经济效益。上岗之后的赵金芬勤学肯问实干,没多久就能独立上手。每天清早照顾好丈夫的生活起居后,就骑着电车到厂里上班,“争分夺秒”地缝纫、锁边,在踏实的苦干实干中,这位厂里最年长的“老大姐”连着几个月都领着最多的工资,成了人人称赞的“劳动状元”。

  “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端上稳稳当当的‘铁饭碗’。前几天,俺用工资给老伴儿买了好多营养品,看着他高兴,俺干劲更足了!”

  有了稳定收入,生活日渐宽裕的赵金芬变得爱笑了,爱和别人交流了。前几日,村干部按照惯例来厂里开讲“每周一课”,在提到“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时,赵金芬频频点头,连连说道:“俺就是这样的,俺就是这样的……”

关键词:就业增收责任编辑:刘俐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