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视频访谈

【微视频】出南山记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冯硕
2020-06-23 20:44:24
分享:

  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世豪 冯硕

  宜兴社区联排房全貌

  宜兴社区。长城新媒体记者 冯硕 摄

  搬出来后,刘玉飞再想回到南部山区的旧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居住的蔚县宜兴社区出来,先是沿着崎岖的山间公路从海拔900米抬升至海拔1800米,再由在半山腰开辟的运送风电设备的土石路爬升至海拔1900米,再折行六七个小于六十度的连续急弯下降到海拔1700多米,进入已空无人烟的岳观村。进山后,手机信号也从时断时有到彻底与外界断绝联系,三十多公里的路程走了一个多小时。

  沿途的风电车。长城新媒体记者 冯硕 摄

  “现在的路难走,但好歹还算有路;在以前,进村只能步行,十里路得走三四个小时,如果不是要到山外买生活必需品,很少有人出山。”刘玉飞说,在大山里居住了28年,2018年6月,刘玉飞从山中的岳观村搬迁至山外的宜兴社区。

  刘家的旧居已经破得不能再破。几根木头立在周围,算是院墙;正房三间,无厢房,墙体内承重的木柱已经裸露,并明显倾斜。推门进屋,没有一件像样的物品,只有几根木头撑着有裂缝墙面。主卧的墙角顶端还有一个一尺见方的大窟窿,能看到外面的蓝天。

  老房子里做饭的大锅。长城新媒体记者 冯硕 摄

  “山里的条件太差,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祖祖辈辈在这里受穷。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出台后,我家毫不犹豫就搬了下去。”刘玉飞说,他家是岳观村第一批搬迁户,也是宜兴社区第一批入住户。

  宜兴社区全貌。

  刘玉飞曾把从山里搬出来称为“挪穷窝”:

  ——生活条件。曾经家中最主要的电器是一台用了近二十年的黑白电视机,在搬迁前被卖掉了;如今家中不仅有了最新款的电视机,电脑等也一应俱全,刘母的娱乐活动除了聊天、下棋之外,还多了刷抖音、看快手。

  新房家里家用电器基本齐全。长城新媒体记者 冯硕 摄

  ——生产条件。家中以前主要种植一些适合高山生长的莜麦、玉米等作物,秋季到山上捡蘑菇,这也是刘家主要收入来源。搬迁后,刘玉飞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多,一个月的收入比在山中一年全家的总收入还要多。

  刘玉飞还保留着一个被称为“传家宝”的陶盆,这是刘家少有的在山上山下都能用的家具,这个盆子主要用来和面,至少有五十年的历史了,从莜面、玉米面到如今顿顿白面,虽然吃的都很平常,但它见证了刘玉飞家三四代人生活的巨大变迁。

  刘玉飞的“宝贝”。长城新媒体记者 冯硕 摄

  在刘玉飞眼中,所有条件的改善都建立在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的前提下:

  社区为老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各种设施,这让刘玉飞能够安心外出挣钱,不必挂念年迈的母亲;配备齐全的理发店、便民超市、各项费用代缴点等让刘家享受到山里没有的便捷;此外,社区还开设了家政服务、缝纫技术等培训班,并为社会居民提供各种就业信息,这让刘玉飞不用担心因文化水平低找不到工作……

  “搬下来这两年,我先是打小工,然后掌握开铲车技术;现在本地复工复市,我又学会制作特色小吃,收入越来越稳定,生活越来越好。”刘玉飞说。

  最近的一次进山中,刘玉飞遇到了岳观村支部书记柴喜明,柴家也在搬迁的行列,聊起村里的情况,柴喜明说:“村民搬迁走后,大家的生活普遍比山里好,主要因为各方面的条件改善了,大家正在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都看到了希望,心气越来越足。”

  刘玉飞与岳观村支部书记柴喜明在老房子前聊往事。长城新媒体记者 冯硕 摄

  “我们要在村子里搞旅游,这里环境好、生态好,这些是其他地方比不了的。以后,我们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来到这里,也让村民们重新认识这里,从这祖祖辈辈受苦的‘穷山’里挖出一座‘金山’。”从刘家老屋看去,四面青山环绕,绿草成荫,松林中不时传来野鸡鸣叫,远近散落的发电风车点缀其间,年轻的“90后”向“60后”村负责人讲述自己的梦想。

  刘玉飞讲述自己的梦想。长城新媒体记者 冯硕 摄

关键词:贫困,搬家,理想,大山责任编辑:魏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