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文化

记录者|郝建文:“我们是亲历者,应该留下点痕迹”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许艳艳 路娟
2020-03-17 13:57:47
分享:

  长城新媒体记者 许艳艳 路娟  

  郝建文

  郝建文,毕业于河北师大美术系,进修于中央美院壁画系,从事文博工作30余年,现供职于河北博物院,文博副研究馆员;中国壁画学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疫情期间,写下了50多幅古文字作品,记录这段特殊时期的生活与感悟。   

  《壮行》。郝建文供图

  长城网:以其中几幅作品为例,讲讲你是因何事受到了触动?想要表达什么?

  郝建文:1月27日,我从媒体上看到,我省医务工作者在前一天(1月26日)出征赴武汉增援,我很感动。我们躲在家里隔离,他们却要迎着危险上。我书写了《壮行》《逆行》等作品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2月4日,我写了《平安归来》,盼望疫情早日结束,我们支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都能平安归来。 

  2月21日,石家庄一直没有新增的确诊病例,我看到河北博物院广场上的人逐渐增多,担心大家放松警惕,导致结果反弹。3月2日上班前,我写了《疫情当前,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在工作岗位上防同事如防敌人,必须提高警惕》,以此来提醒自己和其他人。   

  《隔离》。郝建文供图  

  长城网:介绍一下作品中的字体。

  郝建文:有的作品是拟中山篆笔意书写的,有的是拟秦简笔意书写的,有的则是钟鼎文笔意书写的,也有的是随性写的。秦隶的文字我最喜欢,古朴稚拙,非常静气,我常用这一书体创作。   

  《清零》。郝建文供图

  长城网:与其他书体相比,古文字的临摹与创作有何不同之处?

  郝建文:古文字的临摹,是完全忠实于原作。追求的是和原作字形、神韵完全一样。而创作会融入书写者好多东西,不一定和原作完全一样。

  以中山篆的创作为例,有的人只取中山篆的字形,而将线条做了改造,看上去还是中山篆,但有变化,有新意。  

  《宅家最安全 没事不出门》。郝建文供图

  学习古文字体与其他书体相比,门槛比较高。以中山篆为例,中山三器铭文共有1100多字,单字只有505个,如果搞书法创作,这些字远远不够用,怎么办呢,必须组字。

  首先查阅古文字类的工具书。如《说文解字》《金文编》《古文字类编》等,看看同一时期其他地方出土的古文字中,有没有这个字。如果有,就借用。如果没有,则查找这个字的渊源,按其结构来组字。最后,把它书写成中山篆风格。   

  《宅家亦是战斗 阵地一定坚守》。郝建文供图

  长城网:宅在家的这段日子,你在做什么?

  郝建文:宅家的那些日子,我在忙《战国中山三器铭文》字帖的编撰。在电脑前忙久了,累了,就到画案前,临写中山篆,还拟中山篆笔意创作了一些书法作品。

  写着写着,就觉得,这场疫情来势凶猛,我们是亲历者,应该留下点痕迹。于是,就开始写与疫情相关的内容。

  慢慢地尺幅就小了,主要是写写想说的话,也不觉得是在刻意搞创作,就是记录自己每天听到的、想到的和想说的东西。有的发到今日头条或朋友圈。一是提醒自己,另外也是提醒别人,我们这些普通人,在这场疫情中应该怎么做。  

  《平安是福》。郝建文供图

  一直到现在,我还在写。我今日头条粉丝不多,不到800人,但这段时间阅读量10万以上的已有5次,其中一次阅读量超过22万。我的想法是,能影响一个是一个,大家齐心协力,让疫情早日结束。

  用手中毛笔记录自己的感受已经成了习惯,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不会随着疫情结束而终止。戴口罩也成了我的一个生活习惯,以后,去公共场合我也可能会戴。另外,我还养成了一个讲卫生的好习惯,每天都会洗很多遍手,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澡,生怕把不好的东西带回来,影响家人。      

  《莫恐慌 会无恙》。郝建文供图

  长城网:对于书法爱好者,在提升技艺方面有何建议?

  郝建文:在提升书法技艺上,就是多用心,多读书,多下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古人说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写毛笔字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但是,我认为搞书法(包括其它门类的艺术)也不应只是风花雪月,还应该有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情。    

  这是郝建文3月6日拍摄的河北博物院广场照片。当日,河北无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石家庄市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博物院广场上的人明显多了起来,这是一个孩子在追逐鸽子。该照片被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疫情档案征集活动选为初期投稿精选作品。郝建文供图 

  长城网:疫情结束,最想做什么?

  郝建文:这些日子我想了很多。今后我会更加珍惜爱情、亲情和友情,更加敬畏大自然,多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不辜负每一天的时光。

  就像人们所说的,明天和灾难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经历了这场灾难,我对这句话有了切身的体会。

关键词:责任编辑:魏亚慧